小孩學琴容易半途而廢,該怎麼堅持?
「不想學了,是真的不喜歡?還是太辛苦了?」
這是一個非常貼近家長心聲的問題,因為很多父母在孩子說「我不想學了」的時候,會立刻陷入焦慮或錯誤解讀。其實,孩子半途而廢的背後,往往不是「他不想學」,而是缺乏一個能一起走過低潮的陪伴者。而這個角色,不一定要懂音樂,父母就是最關鍵的支持力量。
拆解孩子「不想學」的常見真相
1. 練習卡關,沒有成就感
學琴初期進步快,孩子會很有成就感。但一旦進入中段期,技巧變難、曲子變長,沒有即時回饋,就容易喪失動力。就像在玩一個過不了關的遊戲,久了自然想放棄。
2. 練琴時間過長 or 練習方式太枯燥
如果每天被規定要「練滿一小時」,但練的都是機械重複,孩子會覺得枯燥乏味。他不是不喜歡鋼琴,而是討厭那個「好像永遠練不完」的感覺。
3. 來自父母的壓力感太強
「你要堅持下去」、「不要浪費錢」…這些話原本是鼓勵,但孩子可能聽成壓力。特別是當父母本身不懂音樂,卻又急著要孩子「彈好」,孩子更容易有挫敗感。
父母可以怎麼做?
問對問題,不急著糾正
「最近這首你覺得哪邊最難?要不要我們一起想辦法?」
「怎麼練這麼久還彈不好?」
提供心理上的支持,而不是技術指導
就算你聽不出哪裡彈錯
也可以說:「我發現你今天那一段好順,好像比昨天進步。」
即使只有一點點,也給予他正面的回應,孩子會更得到自信
孩子說不想學,不代表真的討厭音樂
也許他只是需要你停下來,陪他看一眼那座他眼中「好難爬」的小山,父母不需要會彈琴,只要能陪著他、相信他,那就是他繼續走下去的力量